
原標題:近鏡頭丨“世界文化遺產,保護好是第一位的”
2019年8月19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,專程前往敦煌研究院,了解敦煌文物保護和學術研究情況。
“對于敦煌研究院全體工作人員來說,這一天比過節還高興。”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回憶說??倳泴Χ鼗臀幕牧私?、對文物工作的重視,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最令他們難忘的,是總書記的一次駐足。
當天,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后,離開會議室前在門口停住了腳步。
總書記叮囑大家:“世界文化遺產,保護好是第一位的,旅游是第二位的,不能光盯著門票而追求經濟效益,不能過于商業化。”
這句叮囑,源自座談會上的一個“插曲”。
“建議各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處理好文物保護和城鎮化建設、文物保護和旅游開放的關系”“切實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力量是當務之急”……座談會上,樊錦詩懇切建言。
在她發言結束后,習近平總書記隨即追問:
“游客目前是否超量了?超負荷情況怎樣?”
“確實超量了??茖W承載量是每日6000人次,考慮到游客需求,我們在旺季采取應急措施,每天接待1.8萬人次。”
“您說的自然災害影響有哪些?”
“有風沙影響,還有地震,歷史上發生過地震,還有水的影響,水帶動鹽分,影響壁畫保護。”
“近年敦煌下雨多了?”
“雨量大幅增加。”
“您說的文博機構隊伍減少了,這個要注意。文保是要加強,而不能削弱。”
……
言語之中,滿是對文物保護的深深關切。
這種關切,多年來從未改變。早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時,針對文物保護措施不力的問題,習近平嚴肅指出:“我們保管不好,就是罪人,就會愧對后人。”
從敦煌莫高窟到云岡石窟,從嘉峪關到大運河……習近平總書記的“文化足跡”,彰顯深厚的文化情懷。
在北京考察,強調“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”;對河北正定古城保護,提出“秉持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,即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”;來到山西平遙古城,指出“要敬畏歷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態,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”……保護,是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的“關鍵詞”。
56項世界遺產、76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、1.08億件/套國有可移動文物……廣袤大地上的瑰寶,見證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、發展壯大。將它們保護好、傳承好,是“對歷史負責、對人民負責”。
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竹溪新聞網"、"來源:竹溪論壇"或"來源:今日竹溪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竹溪縣融媒體中心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違反上述聲明者,竹溪縣委機關雜志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竹溪新聞網注明"來源:XXX(非竹溪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719-2729868 0719-27226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