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0年竹溪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。
竹溪地處鄂、渝、陜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腹地,位于中國雄雞版圖心臟的位置,素有“朝秦暮楚地、自然中國心”之稱。
竹溪區位獨特。竹溪縣位于中國陸地版圖幾何中心、鄂渝陜交界處,素有“朝秦暮楚地、自然中國心”之稱。與陜西省的平利縣、鎮坪縣、旬陽縣和重慶市的巫溪縣、湖北省的竹山縣相鄰,是連接華中地區、面向大西北、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??h域總面積3310平方公里,耕地總面積51萬畝,轄15個鄉鎮,10個農林場,320個村,總人口38萬。
竹溪生態良好。竹溪是南水北調水源的源頭,天然山泉水具有“高鍶、富硒、弱堿、低鈉、軟水”等特征,是全球著名品牌挪威VOSS礦泉水在中國唯一生產基地;擁有十八里長峽國家自然保護區、偏頭山國家森林公園、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等6張綠色名片,森林覆蓋率82.6%,植被覆蓋率87.3%,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多年全省前十;負氧離子濃度比長壽之鄉廣西巴馬還高。
竹溪資源富集。動植物種類眾多,被著名植物學家吳鉦鎰教授譽為“動植物的基因庫,生物的百科全書”。竹溪古有貢茶、貢米、金絲楠木三大“貢品”,今有中國黃連之鄉、中國有機綠茶之鄉、中國魔芋之鄉、中國生漆之鄉、中國蒸盆之鄉等五大“國字”品牌。有中國最大的野生紅豆杉群落、中部地區海拔最高的集中連片萬畝高山草甸。竹溪是目前全國唯一出版中醫藥志、植物志的縣,中醫藥志收錄的本地中藥3290多種,比《本草綱目》還多1000多個品種。
竹溪人文厚重。竹溪是傳統的移民縣,四面八方的移民和睦相處,形成了歷史淵源久遠、文化積淀深厚、高度多元融合、地域特色濃郁的文化特質。有漢民族文化“活化石”的向壩原生態民歌;有“長城之父”的古長城遺址關埡夯土楚長城,“漢劇之母”“京劇之祖母”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山二黃劇種,唱響2018全國戲曲百戲盛典和中國森林旅游節。
竹溪前景美好。近年來,竹溪先后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、中國天然氧吧、中國生態自然景觀旅游最佳目的地、中國候鳥旅居小城、中國最美鄉村休閑旅游名縣、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、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、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、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示范縣、全國綠化模范示范縣、全國珍貴樹種培育示范縣、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、全國電商扶貧示范縣、國家衛生縣城、國家園林縣城,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。
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竹溪新聞網"、"來源:竹溪論壇"或"來源:今日竹溪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竹溪縣融媒體中心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違反上述聲明者,竹溪縣委機關雜志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竹溪新聞網注明"來源:XXX(非竹溪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719-2729868 0719-2722699